区块链走向国外视频 区块链科普视频

gateio 226 0

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区块链走向国外视频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区块链科普视频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区块链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什么?

短短数年间,区块链已经从1.0时代发展到3.0时代,每个“时代”的更新都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变革,区块链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从区块链时代1.0到3.0,三个阶段:点对点交易、智能合约和区块链应用生态(Token经济)

区块链1.0时代:以数字货币回报率为王

区块链2.0时代:智能合约为上层应用开发提供基础设施支持

区块链3.0:对商业的颠覆在于其对生产关系的变革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切障碍,从根本上来说都是由于“互不信任”导致的,尤其是各种经济和金融危机。如果人类能解决互相信任的问题,那么人类将完成一次非常大的跨越。

而区块链的发展,已经逐渐为这个方向打下基础,人类正在进入“智能合约”时代,这就是人类的信任机制升级的过程,智能合约一旦达成,人类社会面临全新的大升级,每一个人作为价值创造者,自己创造的价值都能被精准记录,并得到相应回报,大家互相干涉的情况也会越来越少,人正在真正走向独立和平等。人类文明已经从“身份社会”进化到了“契约社会”,而区块链有望带领人类从“契约社会”过渡到“智能合约”的社会。

虽然区块链已经走出了概念性阶段,但时下区块链技术发展的现状是底层技术还不够成熟,可应用场景比较有限。一方面共识算法等区块链的核心技术尚存在优化和完善的空间;另一方面,区块链的处理效率还难以达到现实中一些高频度应用环境的要求。而且目前主流的区块链技术平台均发源于国外,国内的区块链技术服务商要耐心地从底层开发做起,做到技术自主可控,争取引领全球区块链技术发展,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可以说现在整个国内的趋势,都是在等待一个超强级区块链项目的出现。

链乔教育在线旗下学硕创新区块链技术工作站是中国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开展的“智慧学习工场2020-学硕创新工作站 ”唯一获准的“区块链技术专业”试点工作站。专业站立足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成长路径,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区块链的起源是什么?

区块链起源于比特币,2008年11月1日,一位自称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人发表了《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一文,阐述了基于P2P网络技术、加密技术、时间戳技术、区块链技术等的电子现金系统的构架理念,这标志着比特币的诞生。

两个月后理论步入实践,2009年1月3日第一个序号为0的创世区块诞生。几天后2009年1月9日出现序号为1的区块,并与序号为0的创世区块相连接形成了链,标志着区块链的诞生。

近年来,世界对比特币的态度起起落落,但作为比特币底层技术之一的区块链技术日益受到重视。在比特币形成过程中,区块是一个一个的存储单元,记录了一定时间内各个区块节点全部的交流信息。

各个区块之间通过随机散列(也称哈希算法)实现链接,后一个区块包含前一个区块的哈希值,随着信息交流的扩大,一个区块与一个区块相继接续,形成的结果就叫区块链。

扩展资料:

区块链的特征:

1、去中心化。区块链技术不依赖额外的第三方管理机构或硬件设施,没有中心管制,除了自成一体的区块链本身,通过分布式核算和存储,各个节点实现了信息自我验证、传递和管理。去中心化是区块链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

2、开放性。区块链技术基础是开源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区块链的数据对所有人开放,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公开的接口查询区块链数据和开发相关应用,因此整个系统信息高度透明。

3、独立性。基于协商一致的规范和协议(类似比特币采用的哈希算法等各种数学算法),整个区块链系统不依赖其他第三方,所有节点能够在系统内自动安全地验证、交换数据,不需要任何人为的干预。

4、安全性。只要不能掌控全部数据节点的51%,就无法肆意操控修改网络数据,这使区块链本身变得相对安全,避免了主观人为的数据变更。

5、匿名性。除非有法律规范要求,单从技术上来讲,各区块节点的身份信息不需要公开或验证,信息传递可以匿名进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区块链

探索web3.0的世界-底层技术《区块链》

2008年由一个神秘人“中本聪”提出的一个分布式电子记账系统概念,也就是基于P2P网络技术、加密技术、时间戳技术、区块链技术等的电子现金系统的构架理念,基于这个基础,比特币就此诞生,并在2009年1月9日诞生了第一个区块,称之为创世区块。

我们目前的交易记录都是由一个中心化系统进行记账,也就是“银行”,尽管现在有很多的支付渠道比如微信、支付宝、信用卡等,但最终记账的行为都是你的所属银行,之所以信任银行是因为银行的背后都是国家信用。那分布式电子记账其实就是去中心化的一种做法,不需要银行这样的机构帮助我们来进行记账的行为。

去中心化记账有几个关键特点:

1、账本内容必须全部公开化

2、交易记录必须由多个节点共同记录

3、所有账本的交易记录都是无法篡改

举个栗子:A、B、C、D四个小伙伴,进行交易,A向B支付多少钱,A自己要记账的同时,要广播给其他三个小伙伴,B、C、D都将这笔交易记录下来,同样B向C支付多少钱也要让其他三个个小伙伴记录下来,这样每个小伙伴都一个交易记录的账本,而这个账本就形成了“区块”。这样有一个好处就是,当A的账本作假与其他三个人账目不一样的时候,这个时候BCD就可以站出来证明A作假了。

先说区块,区块其实就是上面提到的一个账本,这个账本能够记录大约4000条交易记录,而一个区块的大小大概在1mb左右,那么当一个账本达到4000条交易记录后,就会打包成一个区块。这样去区块链就很好理解了,也就是将多个区块根据先后顺序,以父子集哈希值进行串联后,形成了最后的“区块链”。

目前海外有代表性的区块链就是比特币和以太坊,比特币代表了区块链1.0,比特币的定位就是单纯的数字货币,就是点对点的电子现金。它是为了取代法币、解决金融危机而诞生,主要应用于付款和价值转移。所以比特币背后的整个区块链网络方向都是以货币为主,解决交易、支付问题。而区块链2.0也就是以太坊,它虽然也是数字货币,具备一定的交易属性,但是以太币背后的以太坊区块链网络定位是世界级的通用计算平台,它只是借用比特币中的区块链技术,以此为基础,朝着偏向于互联网的操作系统级应用方面发展。大家可以通过以太坊创建智能合约和构建去中心化应用程序。主要解决了信任、安全等问题。所以以太坊不是单纯的是数字货币,更像是一个互联网的操作系统平台,不仅具备交易资产的属性,还有它的服务价值。

两个货币的共识机制原理也不同,比特币的共识机制POW共识机制,即工作量机制,也就是大家一起参与,谁处理的最快最好,谁就能获得记录数据的权益,进而获得比特币的奖励,这也就是挖矿和矿机出现的原因。以太币采用的POS共识机制,即权益证明机制,同样也是大家一起参与,谁持有以太币多,谁就容易获取的记录数据的权益,进而获得以太币额外奖励。以太坊相比比特币去中心化较弱,但因为方向是操作系统,所以运算能力会更强,更快。除了比特币、以太币还有很多发展迅速的区块链比如:Solana、Polkadot、Cosmos、Polygon等等。

区块链底层有一套自己的三观,也被称之为“不可能三角”,分别是“可扩展性”、“去中心化”和“安全性”,以目前的技术程度,没有人能够做到三者兼顾。所以以哪个两个为优先,牺牲了第三个属性,就形成了区块链们不同的实现方式和价值。

区块链分公链、联盟链、私链。公链可以理解没有任何门槛,完全公开,所有人都可以成为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不需要任何人的授权。联盟链和私有链,需要一定门槛,并且不属于完全去中心化的一个存在。国外公链比较多,国内的话目前大部分都是联盟链。

当然不是所有的应用都有必要去构建自己的区块链,如果想要自己的区块链足够的安全,就需要足够多的数量节点才能保障。用以太坊来举例子,很多应用程序都可以部署在以太坊上,所以公链更像一个平台型和生态型的产品。

区块链是是属于WEB3.0时代的底层系统,类似于PC时代的Windows,移动互联网的IOS和安卓,未来更是多链、跨链的时代。

2021年全球区块链产业发展现状从全球视角和国内视角两个角度出发

作为新兴的信息技术,区块链在2021年继续深入发展,在监管政策和应用上均有所延续和突破,与之相关的NFT、元宇宙以及央行数字货币等层面迎来爆发。

在数字经济时代下,把握 区块链 的发展及发展趋势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全球视角和国内视角两个角度出发

(一)全球视角:区块链产业跨步式增长,新兴领域赛道火热

1.区块链成为多国战略,加密货币政策两级分化

2.区块链支出规模增长,银行业支出领先

区块链和其他分布式账本技术在提高业务运营效率和创造新的价值交付方式方面表现出极大的潜力,各行业和公司正在实施这些技术并将其集成到现有的基础设施和产业规划中。根据statista数据,2021 年全球在区块链解决方案上的支出预计将达到 66 亿美元。预测表明,未来几年区块链解决方案的支出将继续增长,到 2024 年将达到近 190 亿美元

3.NFT、加密货币、元宇宙赛道火热

2021年,基于区块链的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在《柯林斯词典》公布的2021年度热词中,NFT获评热词榜首名,而元宇宙(Metaverse)、加密货币(Crypto)词汇同样入围该榜单。

2021年3月开始,NFT出现爆发式增长。NFT全称为Non-Fungible Token,中文表示为非同质化通证。NFT是存储在区块链上的数据单元,将照片、视频、音频和其他类型的数字文件等作为底层资产,并支持检验底层资产真实性和唯一性。

4.全球 90% 以上的经济体正在 探索 央行数字货币

(二)国内视角:区块链产业稳中前进,数字人民币成绩喜人

1.助力区块链技术发展,整顿虚拟货币交易、“挖矿”活动

2.区块链注册企业数量持续攀升,产业即将迎向“稳步爬升复苏期”

3.数字人民币全面开花,三大挑战有待突破

区块链发展趋势如何?

活跃在区块链市场的投资者,除了最普遍的传统风险投资机构(IVC)外,各大型集团的独立风险投资机构(CVC)也带着自己的产业优势强势入场,不断进行试点和布局。同时,带有引导社会资本作用的母基金、产业基金与专项基金等也加速设立,凭借政策优势引导区块链产业有序发展。

IVC是主流投资者

据CBInsights和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7年末,区块链领域中活跃的IVC总量从6家增长至141家,年均增长率高达69.24%,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14~2016年间活跃机构数量增速放缓甚至稍有回落,但随即在2017年超过140家,增速高于2013至2014年间。

数据显示,2016年新设立活跃机构约占活跃机构总量的13.04%,2017年该比例上升至17.80%,投资机构对区块链领域的机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作为技术驱动型行业,目前区块链底层技术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距发展成熟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区块链大型应用的开发与落地,短期内难以达到一定规模。由此,头部VC/PE机构对待区块链投资保持高度的理性,在项目的选择上相对保守,而成立时间相对较短、专注于投向区块链行业的众多新兴机构则表现出了更高的活跃度,投资频率也相对较高。

报告分析指出,投资于区块链的CVC与IVC近六年的变动趋势趋同,呈曲折上升的态势,其中传统的IVC数量相较于CVC有着绝对优势。这可能源于IVC对市场风险的预测和调度经验更为丰富以及CVC的发展,特别是在中国地区的发展还相对滞后,但二者之间的差距近年来也在不断缩小。CVC综合了传统大型企业的研发中心和IVC的优势,未来可能与IVC等传统机构平分秋色。

CVC崛起令人耳目一新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区块链领域活跃CVC仅有1家,截至2017年年末已升至119家,其中2014~2015年是CVC的高速发展期,增速高达394.44%。这一现象极大程度上源于区块链技术的创新性与可持续性。报告分析称,区块链技术领域的研究和探索是一项长期战略性投入,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及CVC能够利用企业的技术场景优势赋能区块链生态,在继续加速区块链技术应用落地的同时,为更多合作伙伴输出区块链技术解决方案,实现合作共赢。但区块链技术的日益发展使得更多的利益相关者纷纷到场,CVC的战略布局更应侧重区块链技术的杀手级应用开发及落地。

母基金及专项基金纷纷成立

随着区块链热度不断上升,市场化母基金及引导基金的设立速度也随之加快。自2017年4月起,浙江、江苏、贵州、江西、广东、北京、上海等多个省市已有数十只市场化母基金或引导基金宣告成立,2018年新设区块链母基金和引导基金的数量及频率与往年相比有明显提升,市场化机构和国有资产蓄势待发,特别是区块链投资专项基金纷纷亮相,为精准投资区块链技术助力。

与单一基金相比,母基金的分散布局更具平滑风险的优势,大体量、多渠道的配置方式也更加容易整合行业内基金、项目和相关的服务机构,降低项目的准入门槛,形成完整的投资生态圈,加速资本的流通。除市场化机构外,国有资本的加速入场也为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助力。一方面,国有资本的权威性能够为区块链企业吸引人才提供支持和背书,缓解区块链行业人才短缺的窘境;另一方面,国有资本流通及使用过程中的制度性和规范性能够有效推动区块链企业的规范化发展,提升行业合规水平,使区块链行业在资本和人才的双重推动下实现高效、正规、有序发展。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区块链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分析报告》主要分析了中国区块链行业的发展背景及机遇、国外区块链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投融资情况、中国区块链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区块链生态系统的构建与战略规划、中国区块链行业商业模式创新策略、区块链对传统行业的颠覆及投资机会、区块链对各个应用领域的影响及投资建议、国内外区块链典型应用案例和领先企业发展情况、中国区块链行业投资机会及建议。同时,佐之以全行业近年来全面详实的一手连续性市场数据,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新零售行业商业模式创新走向及发展趋势以及投资机会。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区块链走向国外视频和区块链科普视频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区块链走向国外视频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